标题
标题

人物

水墨氤氲 淡雅清新——解读吴晓东的新朦胧主义绘画

来源:巴蜀艺术网 2024-09-03 15:54
关键字:吴晓东

微信图片_20240625144705.jpg

艺术简历

吴晓东,1971年生,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曾任四川省沫若艺术院院长,现任四川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大学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特聘画家。曾获四川省第二届艺术节文华美术奖金奖,并十余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有数件作品获奖。先后出版了《吴晓东花鸟作品集》《吴晓东山水画集》等八册。作品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机构收藏。

水墨氤氲    淡雅清新——解读吴晓东的新朦胧主义绘画

作者:王旭全

一组以水墨幻象吟咏自然,歌唱生命,开启心智的图式在画家吴晓东的笔下流淌出一条通向自由精神的独立大道。遁着这条思路,我们看到了一个水墨氤氲,气象万千的新世界。直觉告诉你,这是超越现实的“诗与远方”。它被架构在空灵之上,是一种沉醉于心的觉知觉醒。

万物沉静,又都暗含生机,是这组作品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这正好契合了新朦胧主义的绘画理念。那些浮动的荷花、莲蓬在空气和水雾的挤压下,变得灵动飘逸。此时,天空,云层,大地,湖水,幻化成水墨交融的自然奇观,呈现出一派生态有氧的幻梦之景,在这里,不管是怡然自得的荷鸭、奔涌的荷花,还是昂然挺立的花叶莲蓬、抑或是梦魇中的秘境,巍峨的雪山……都涌动着一股生命的暗流,激发起强烈的集体无意识精神,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丛林记忆的深处……那是儿时一连串的梦境、似曾相似,若有若无,充斥着自我冲突的模糊影像,这正好暗合了作品里浮动的荷花,这便是画家此番创作的意图。

东安荷韵225×122cm(1).jpg

东安荷韵

寒塘月影68cm×34cm.jpg

寒塘月影

清秋倩影40×50cm.jpg

清秋倩影

秋红136cm×68cm.jpg

秋红

梅颂120X220cm纸本 2021年(1).jpg

梅颂

溪塘过雪182cm×96cm.jpg

溪塘过雪

荷香销晚霞 69×138cm(1).jpg

荷香销晚霞

紫气东来10(1).jpg

紫气东来

昆仑印象116×245cm.jpg

昆仑印象

高原初雪73x97(1)(1).jpg

高原初雪

“新朦胧主义”发起者之一、日本艺术评论家峰村敏明提出,“作为绘画的朦胧,即通过笔触显现艺术的生命意象,是摆脱既有再现性创作程式的有效方式。”其实,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它的时代背景。新朦胧主义绘画的出现正是契合了在全球化深刻影响的今天,一度被现代性压抑的本土文化和思想被重新激发的再生论题,是对现代性的修正,是对迷失在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中的充满焦虑和患有人格分裂症的现代人的唤醒,是浑沌中的光亮。而朦胧之崇高美,暗合了中国画之“气韵”,使得新朦胧主义绘画在中国应运而生。

画家吴晓东对新朦胧主义绘画的理解,皆体现在一笔一触中。多年的积淀和对现实的深彻感悟促成了这一创新理念,开拓出一片水墨氤氲的新天地,使其笔下的荷花暗香浮动,淡雅清新,呈现出时代的光芒。如作品《霜染芙蓉醉》,以条幅的形式出现,描述了荷花三个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即待放-花开-花谢,在这幅作品里,画家采用中国画的语境,布局,留白,利用水与墨相互作用的调和关系和宣纸渗化的功能,使其作品飘逸洒脱,烟云生动。同时,借用印象主义手法,打破原有的空间格局,重建空间,因而隐去了具象的荷塘背景,呈现出一派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景,使物象典雅,清朗,充满了神秘的美感。而宁静之中的静谧,就是心无旁骛,心如止水,作品《荷塘过雨图》以其独特的视角,营造出“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的文学意境,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而作品《荷塘月色》又犹如一部交响乐,绽放出诗一般的浪漫激情。在音乐的旋律下,画面中的荷花充斥着一种骚动不安的紧张情绪,仿佛要冲破边界,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奔涌而去。看似静谧的画面,其内在结构缜密有序,充满了力的旋律,彰显出荷花的勃勃生机。画由心生,这或许正是画家心迹的表露。

荷塘月色182cmX96cm .jpg.jpg

荷塘月色

“火焰化红莲,天罪自消衍,闻说福寿俱增延”这句源自佛家用语的潜台词,对应了作品《红莲》的象征意义。按照生命轮回的法则,死亡是重生,是涅槃,是向着更高级的生命阶梯迈进。红莲奔放,生机无限。她们相拥着,互相勉励,以炫动的舞姿和飞蛾扑火般的勇气,朝着生命的另一种高度奋勇前行。整幅作品以红色为基调,借用传统剪纸艺术漏白的空间美学原理对画面进行布局,通过设色的深浅和布白的效果来体现适度的明暗和空间层次,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美学意境,使画面更加富有情趣。从而展示出红莲坚韧不拔卓尔不凡的高贵品质和顽强的生命意志。同时,也昭示着红莲,必将在烈火中重生。

红莲182cmX190cm(1).jpg

红莲

如果说《红莲》是歌颂生命自由的咏叹调,那么《荷祭》就是一曲盛赞生命的挽歌。《荷祭》借用安德鲁.怀斯的干笔水彩画风格,以其昏黄的怀旧色彩彰显一种浪漫主义情怀,以此纪念凋零的荷,寄予死亡以美好的祈福。在一片兀自散开的水墨氤氲中,一群黑色的精灵高唱自由的生命赞歌, 簇拥着,走向生命的祭坛。这里的荷,不是红莲中的火焰,而是静若处子的圣女。没有死亡的恐惧,只有含笑的生命。她们是美丽的,也是安静的。在这幅作品里,画家打破固有空间格局,以大写意的淡彩铺垫背景以示枯黄的荷叶,并通过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物象叠嶂起伏的情感波动。而没有花叶的荷,变得骨感,俏丽,更加富有内在的张力,在满含深情的吟诵中,荷的生命得以升华。

按照“新朦胧主义”的特点,“观看”离开了视觉的表象“绘画”脱离了图像而显现为独立的语言形态。作品《秘境》正是遵循这一条思路,找寻通往”秘境”的道路。在这里,秘境是藏在画家心中不可触碰的心灵感念,是梦魇中的的模糊影像,是丛林中的集体无意识。上升到精神层面时,就是指“迷失的本我”踏破荆棘,穿越荒芜,重获新生。在这幅作品里,没有具象的主题或轮廓,只是通过水与墨的相互渗透和巧妙的留白,浮现出依稀的光亮,使具象的生命看到了希望。而更大的期待还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即画面正前方的留白,凸现出表象以外天地自然宽的广袤和无际,留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白的恰到好处,使笔不到而意到的东方美学理论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秘境”里通往自由的精神家园在作品《梦回家山》中找到了答案。经过一系列的梦回与重组,画家如释重负,心绪,便豁然开朗,于是乎梦回的家乡山路,在一片空谷幽蓝的水墨烟云中得到了具象的表达。这也正是现代人困顿与觉醒的“诗与远方”。

秘境86cm×96cm.jpg

秘境

梦回家山160cmX145cm (1).jpg

梦回家山

纵观画家吴晓东系列水墨作品,构图满,且空间格局宏大,呈现一种近距离观看物象的平面视觉效果,表达一种象外之象的意境美。所谓的象外之象,意即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老子》云:“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韩非子·解老》对老子的这一理念进行了解释:所谓的“象”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不是指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态,却代表某一类事物的共性,是经过思维加工过后形成的一种整体感受。这正是新朦胧主义绘画发端于此的实践探索,一种对现实感伤的情感发酵。在具体创作方法上,突破了物象原有的空间,重构空间,借用印象主义手法,淡墨淡彩,不突出具象的中心或主题,而是展现一种大状态大物景,体现一种集体无意识精神,以及画家对外部世界的心灵感悟和个性化经验的审美判断。具体到中国写意画的体现就是水墨精神的人格化。它是画家水性、墨性与笔性、心性的高度统一。自古以来,对水墨,以及如何用水、用墨,中国画论里都有着相关的阐释和论述。无论是王维的“水墨为上”,张彦远的“墨分五色”,李觶的“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及凝于神”、还是清代理论家沈宗骞提到的“色即是墨,墨即是色”,等,无不说明水在中国画中的无限可塑性。也即水破墨,墨破水。那么,如何在一团墨色中营造出渐变晕化或淡若烟云的水墨效果使其水墨的品性、意态,形式、质感、韵味独具人文性和个人的图式符号是画家探求“属于自己”绘画语言的必由路径。

吉祥高原 52×69(1).jpg

吉祥高原

拉萨河畔136cmX68cm(1).jpg

拉萨河畔

牧归 45×68.jpg

牧归

雪域神山 51×58cm.jpg

雪域神山

敬重生命,敬畏自然,是画家吴晓东创作的源泉和根本动力,也是他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这一切又是对东方美学精神的创造性的实践探索。为此,我们看到唯美,含蓄,浪漫,诗性,始终贯穿于他的作品中。而支撑这一主题元素和生命哲学的根基是画家娴熟的水墨技法。其水墨互破,得益于娴熟的用水功夫。使其水墨浑然,气韵横生,其笔法淡描轻写,灵动飘逸,物象肌理有质感,笔墨有韵味,作品有深度。所以,无论是空静、虚淡,还是炫动美的崇高,皆富有空间的张力和运动的节奏以及音乐的旋律,由此,到达一种宁静致远的状态。在浩瀚无垠的苍穹,象外之象延伸的的意境昭示着“诗与远方”的生活并不是要远离尘嚣,逃避现实,而是要求“自我”沉静下来,回归到“本我”中反思,从而创造出新的“自我”,也即“超我”,这就是画家追求的新境界。

春潮210×145cm(1).jpg

春潮

归 98x300cm.jpg

天涯共此时217cm×150cm .jpg.jpg

天涯共此时

月朦胧 185×145cm.jpg

月朦胧

掐指一算,画家画荷已有三十多年。画家对荷花的研究经历了写意、工笔,再回归写意的历程。看他初画荷花,虽显拙稚,但激情饱满,灵气十足。后又到西师进修。之后,风格大变。一次次地探索,一次次地变法,可谓是孜孜以求,苦心孤诣。直到这一次的大裂变,让人耳目一新。学院的恭稳严谨与之前闲云野鹤般的随意挥洒互为糅合,加上文学的滋养,促成了画家吴晓东艺术的新格局。

其实,新朦胧主义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生命回归自然的本真。它彰显出来的美不只是停留于视觉皮层的愉悦,而是生命的升华和理性的回归。这正是画家要表达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