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继聪,笔名,宽福居士,双院士,原中美协高级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艺粹杯水墨画大赛获得特等奖,首届全国新文人艺术大赛金奖,全国见证百米长卷首席创作书画家,中国艺术创作领域突出贡献优秀人才,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全国十佳艺术家,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全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国际书画艺术总参,国际同心会世界总部联系会总参,国际考古总会联系会总参,世界和平联系会总参。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艺粹杯水墨画大赛获得特等奖,首届全国新文人艺术大赛金奖,全国见证百米长卷首席创作书画家,中国艺术创作领域突出贡献优秀人才,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全国十佳艺术家,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全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
在当代中国艺术界,刘继聪以其多元的艺术身份与深邃的艺术思想,构建起一座跨越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这位身兼双院士、中美协高级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等二十余项重要职务的艺术大家,不仅以《百米长卷》等标志性作品载入史册,更以自己表达的艺术评论构筑起独特的美学体系。从 “过三关斩六将” 的艺术成长论,到 “大朴不雕” 的大写意哲学;从荷花牡丹的意象解读,到创造力本质的终极追问,刘继聪的艺术世界始终在传统基因与当代语境的碰撞中迸发新的光芒。
艺术生命的淬炼图谱
刘继聪提出的 “画家过三关,斩六将” 理论,为艺术创作者绘制了一幅完整的精神进化史。技术关是艺术的地基,要求创作者在笔墨线条中锤炼出精准的控制力;学术关是思想的熔炉,促使其在古今中外的艺术长河中提炼独特的美学体系;文化关则是精神的涅槃,需要将哲学、文学、历史的养分融入笔端。而 “斩六将” 的成长轨迹 —— 从兴奋期的激情澎湃,到狂妄期的自我膨胀,再到迷茫期的困顿徘徊,最终在瓶颈期、埋没期、死亡期的淬炼中实现重生 —— 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完整生命周期。这种将心理学与艺术学相结合的分析,展现了刘继聪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深刻洞察。
高士圖,100x80
枯禪,80X60
仙樂圖,100x60
大写意的哲学解构
在大写意绘画领域,刘继聪揭示了 “气眼” 的美学奥秘:那些看似随意的留白,实则是画面的呼吸孔,是生命力的具象化表达。他强调 “墨随笔走,笔由心使”,主张通过虚实相生的笔墨关系,构建出具有音乐节奏感的画面空间。这种美学追求,既延续了徐渭 “墨中藏骨” 的笔意,又融合了傅抱石 “抱石皴” 的创新精神。刘继聪将大写意视为 “心灵的草书”,认为其核心在于 “大朴不雕” 的自然之道。他追溯大写意的历史脉络,从唐代王洽的泼墨创举,到宋代梁楷的简笔写意,再到明清八大山人的冷逸孤高,最终在齐白石 “似与不似” 的哲学中找到现代性共鸣。这种对传统的深度解构与重构,使他的作品既流淌着千年文脉,又焕发着当代艺术的生命力。
巴蜀神韻,100x80
川中晨光,90x60
蜀山秀,120x80
禪修,120X80
荷花与牡丹在刘继聪的创作中,升华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图腾。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 的特性,被提炼为 “荷气生财” 的双重寓意 —— 既象征物质财富的丰饶,更隐喻精神境界的升华。他笔下的荷花,既有冷冽孤傲,又融入了笔墨张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而牡丹则承载着 “唯有牡丹真国色” 的文化基因,刘继聪通过 “洛阳牡丹孟夏开” 的诗句,赋予其 “高雅富贵妩媚相” 的当代诠释,将传统花鸟画的吉祥寓意转化为对生命尊严的礼赞。
荷塘韻味,120X80
天香,100x50
富貴同春,120x80
创造力本质的终极追问
在发表艺术评论中,刘继聪直指艺术创作的本质:“一个伟大的画家,最核心的特质在于他的精神世界和创造力,创造力源自对艺术的态度和执着的探索,对现有秩序的挑战和反抗。” 这种观点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保守思维,将创造力提升到艺术存在的本体论高度。刘继聪的创作实践正是这一理论的完美诠释:他在百米长卷中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在大写意作品中探索抽象表现主义的可能性,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构建中国书画的当代话语体系。这种对艺术秩序的持续挑战,使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思想的先锋性与语言的实验性。
而他提出的中国画品鉴 “形与技、境与意、道与情” 三层次理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艺术评判标准。“形与技” 是基础层面,要求作品在造型与技法上达到专业水准;“境与意” 是审美层面,强调画面意境与思想深度的统一;“道与情” 则是哲学层面,追求艺术作品对宇宙真理与生命情感的终极表达。这种层层递进的品鉴体系,既延续了谢赫 “六法论” 的传统精髓,又注入了现象学式的现代解读。
刘继聪的艺术探索,本质上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他以深厚的传统底蕴为根基,以开放的现代视野为羽翼,在书画艺术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当我们凝视他的作品时,既能感受到 “墨分五色” 的东方韵致,又能触摸到现代艺术的精神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