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书画

从杜甫茅屋到现代广厦 重庆艺林画院艺术家以水墨丹青丈量时代

来源:巴蜀艺术网 2025-04-22 16:33
关键字:重庆

4月19日,江北铁山坪“Gapday-急不得”艺术空间内传来了悠扬的古琴声,“茅屋·广厦”重庆艺林画院艺术家中国画联展在此开幕。展览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精神原点,带领观众共赴这场以丹青致敬诗圣、以笔墨丈量时代的精神之旅。

本次展览由重庆艺林画院主办,汇聚了王发荣、李光灿、汤鹤、张小泉、唐进、周怡、余泽洋、唐小莉、傅玉莲、谭德毅、尹强、张选民、魏国光、陈家富、李佳等艺术家的60余幅作品。展览以“茅屋·广厦”为主题,既是对传统山水画中“栖居”意象的当代诠释,更是对时代变迁下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深刻思考。  

“我在赏析李光灿老师的一批写生作品时,脑海中浮现了杜甫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想象,为无法言传的文化归属,便生成了画展的思路。”策展人蒋一蕾表示,展览灵感源于对重庆艺林画院院长李光灿写生作品的观照,“杜甫的笔触,能代表唐人的风范,他们不会一直悲叹,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理想延续久远,直到今天。而李光灿老师带领他的艺林画院,以多年的奋斗,执意把自己的梦想接入历史的魂魄,希望观者能从他们的笔触里感受到那份人文信念。”

走进依山而建的展厅,就仿佛进入了传统与现代共生的艺术世界。展厅现代的空间结构与山水画意境相得益彰,阳光透过独特的建筑设计洒落,增添了别样的美感。

aa2ea0c5a1094f419529ce962b078a99_wh3468x4624.jpg

在《山水画 茅屋系列》《醉卧茅舍秋风爽》《杜甫诗意》《茅屋听雨》等画作中,黛瓦茅屋或隐于层峦叠翠之间,或静立溪桥流水之畔,墨色浓淡间可见林木扶疏、云影徘徊;又或是将笔触转向挺拔的城市楼宇,展现都市生活的别样诗意。艺术家们与杜甫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将共鸣融入笔端,以传统水墨技法为骨,以当代生活观察为魂,让观众于方寸之间,既触摸到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跃动。

cd1a112b40134585a6f6020f2816ca8f_wh4624x3468.jpg

作为展览的核心创作力量,重庆艺林画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继承传统艺术精华,不断开拓创新。艺术家们每年深入各地采风,将生活体验转化为艺术语言。此次参展的作品中,艺术家们融入了大量在地元素。从歌乐秋色,到巴渝民居;从如画江城,到古镇烟火……这些作品既是对巴渝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是对艺术来源生活理念的生动诠释。

d991ab9ebe074069b0b097a98489ad52_wh4096x3072.jpg

“今天有多位领导莅临画展现场。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彭石、著名雕塑家徐亮、著名艺术家卢德龙、著名古琴演奏家兰滇军、当代著名青年女画家胡焱,艺术赞助人李香彰先生、赵轶君先生、潘伟先生也出席了开幕式。古琴演奏家兰滇军现场演奏一曲古琴《流水》。他们都极富家国情怀。”重庆艺林画院院长李光灿感叹道,“当杜甫在秋风怒号中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他潦倒草堂的悲悯,已化作中国文人最深沉的家国图腾。而此刻,展厅里笔墨流淌的‘茅屋’与‘广厦’,正是当代画家们对这份情怀的接续与回应——翰墨之间,是艺术家对苍生的凝视,对山河的咏叹,更是对盛世安居的礼赞。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