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非遗

陈智林一行赴达州渠县调研省级非遗“渠县耍锣鼓”

来源:巴蜀艺术网 2025-05-08 10:04
关键字:陈智林

5月6日,四川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智林一行赴渠县土溪镇、临巴镇调研四川省级非遗“渠县耍锣鼓”非遗传承情况并观看耍锣鼓队传承人表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文胜,市政府副市长刘政先后陪同。

1.png

2.png

  “渠县耍锣鼓”是秦汉时期,宕渠人民在劳动之余所创造出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广泛流传于渠县民间,由鼓、大锣、镲子、包锣、马锣等乐器组成的传统打击鼓乐,主要用于民间节日庆典,婚丧嫁聚等传统民俗活动。

3.png

  陈智林表示,四川省级非遗“渠县耍锣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是传承宕渠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的载体和研究賨人历史的依据。“渠县耍锣鼓”曲牌丰富,演奏灵活多变,节奏明快,音色铿锵。“渠县耍锣鼓”作为“巴文化”的活态遗存,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一部生动的民间生活史。其保护与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让这一古老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4.png

  陈智林亲切慰问了土溪“渠县耍锣鼓”传承人肖全、临巴“渠县耍锣鼓”传承人楚道志、楚道兴,表示三位传承人深耕艺术沃土,以匠心守护文化根脉。但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传统受众减少,年轻一代兴趣不足,殷切期盼三位传承人要致力于教授年轻一代并创新表演形式,继续以智慧与经验滋养新生力量,让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

5.png

  陈智林一行还参观了渠县文庙。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等。作为川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官式文庙建筑群,当古建筑的晨钟暮鼓遇上新时代的创新脉搏,渠县文庙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公众敞开大门,讲述着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故事。

6.png

  省文旅厅艺术处副处长蒋小凡,省川剧院副院长刘欣,省川剧院艺术室主任陈金远,省川剧院乐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奏员宋涛,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鼓师黄伟,成都市电视台记者徐丹,以及渠县县委书记刘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宏等陪同调研。(来源:达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