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原画风”与“巴渝韵味”相遇,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7月9日,“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重庆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河南省老中青三代美术家近年来精心创作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等180幅(件)美术作品,集中体现了中原文化底蕴和河南时代风貌,让山城观众近距离领略中原美术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自2016年启动以来,历经十个年头,已走过全国27个省区市,成为展示新时代河南美术创作成果的重要窗口。本次重庆站展览,是“中原画风”全国巡展的第28站,精心遴选了180余件代表作品,其中既有老一辈艺术家的扛鼎之作,也有中青年画家的创新探索,更有新生代艺术力量的锐意表达。
开幕式上,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明表示,“中原画风”是河南美术界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它承载着中原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着河南美术家们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貌。这些作品,或描绘中原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或展现人民群众拼搏奋斗的时代风采,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是对中原文化的生动诠释,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有力彰显。
重庆市文联秘书长胡启华说,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中原画风”以其“以传统为根基,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为方向”的创作理念,汇聚了中原地区的艺术风格,展现出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精神追求与艺术风貌。此次巡展来到重庆,让巴渝大地的人民近距离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于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渝豫两地美协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去年分别承办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展区,为两地艺术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中原画风”全国巡展亮相重庆,不仅是对中原优秀美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以开放包容的格局,搭建起河南与重庆美术界深度交流的平台。
在重庆市美协副主席、秘书长魏东看来,重庆与河南,虽相隔千里,地域文化上各具特色,但在历史长河中两地共同书写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此次巡展在重庆举办,既是对河南美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原文化与巴蜀文化、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一次深度交流和互动。
作为中国美术重镇的重庆,在中国美术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从抗战时期的美术西迁,到新时代的艺术探索;从传统的巴蜀画派,到充满活力的都市艺术,重庆美术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胸怀和锐意创新的精神,在美术界开时代之先、领时代潮流。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文利赞叹道,此次“中原画风”巡展来到重庆,不仅是一次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希望在这座兼具历史底蕴和创新精神的城市,与重庆美术界展开深度对话,开启两地美术交流合作的新起点。
步入重庆美术馆展厅,黄河文化与长江文明在此交相辉映,这些作品风格迥异,内涵丰富。例如,在国画作品中,既有对汉画像石雄浑气象的当代转化,也有对唐宋绘画精微格物的传承发展;而油画作品,艺术家们将西方技法与中原大地的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写意油画风格;版画与水彩粉画则充分展现了艺术家们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形式语言的创新突破......一件件特色鲜明的美术作品,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到“传统、生活、创新、中正”的中原画风。
展览现场,美术家李弘林带来的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绝壁有路》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画面中太行山的悬崖如天堑般陡峭,仿佛能将人的心灵瞬间吞噬,而一条人工凿成的通道,倔强地在崖壁中蜿蜒,若隐若现。这幅作品将太行山的雄奇险峻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场一位美术爱好者评价道:“这件作品可以看出画家画功了得,笔法劲道,画中的线条游刃有余,可以说这幅作品将中国写意与写生进行了完美结合, 既有写实的一面,又不失传统笔墨精神。”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指导,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重庆市文联主办,河南省美协、重庆市美协、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承办。展览将展出至7月20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市民可在此期间前往重庆美术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