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来自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香港,共同参与由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香港)主办的2025香港国际柴窑论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于7月28日至7月30日举行,为期三天。
中国柴窑,以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是历史上著名的御窑。其最早记载见于明宣德三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谱》一书,书中提及“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然而,由于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长期以来很少被提及。
目前虽有少数疑似柴窑工艺品现世,但因真实性存疑,且窑口未获官方确认,因此举办此次论证会,广邀各地专业学者与专家,共同制订判断标准及依据的理论,同时探讨柴窑窑口的所在地。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香港)会长黄兆基先生表示,希望借此次研讨会为中国的窑烧艺术建立一个新里程碑。
据悉,厦门市古代艺术品收藏协会主席汤育智、台湾祥太文化馆馆长王福源携夫人魏丽嫥、中华文物展望协会秘书长何希炯、《慈善中国》杂志副主编、洛阳柴窑研究团队顾杨丰赫等重量级嘉宾出席本次研讨会。
中海视觉传媒、亚旅卫视等来自深港二地的媒体将全方位对此次柴窑论证研讨会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