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人物

中国大写意画家:蔡寅坤

来源:巴蜀艺术网 2025-07-30 10:44
关键字:蔡寅坤

FYX_6518黑白-2 (2).jpg

个人简介

蔡寅坤,字深地,号墨出,回族,1963年生,成都市人,擅书法、绘画、尤精画荷。早年拜师著名书画家余中英、赵蕴玉等先生门下,主攻书画,临池不辍,后转益于崔子范、黄永玉先生点拨,艺术创作日益精进。

蔡寅坤,中国大写意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花鸟画专委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四川当代书画院院长,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蔡寅坤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并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艺术创作以现代土壤为本源,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灵魂,是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重视画面全局的结构气势和笔、墨、色的运用,重视对物象特征的强化和真情的感受。他苦心营造画面,重组结构、造型、表现等形式,从不放弃感受而迁就表象。品读他的作品不仅能领略到高洁之美,同时还能体会出一种雄浑的气势和时代的气息。蔡寅坤把自己特有的思想、个性、气质、生活经历融合在绘画当中,继承和发展了泼墨、泼彩的重彩大写意花鸟画,形成了“重、拙、大、豪”之美的独特画风,在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坛独树一帜。

其作品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首届花鸟画作品集》《中国当代著名花鸟作品集》《中国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花鸟作品集》《当代中国画扇面集》《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集》《中国画三百家集》《全国当代大写意花鸟十二人邀请集》《当代中国画名家杜甫诗意画邀请集》《水墨传承·当代中国花鸟十人集》《水墨动向·第三届当代著名中青年国画家学术邀请集》《中国第二届花鸟画学术提名集》《全国第五届、六届花鸟作品集》《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集》《西蜀寻道谈艺集》《成都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集》《书画同源集》《当传统遇到当代集》《墨韵·锦里集》《蜀韵风华集》《通境集》《天府名家中国四川天府国画代表人物精品集 》《成都画院建院40周年美术作品集》等大型辞书和专题画集,并荣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和“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蔡寅坤曾为中央军委创作巨幅大画《鹤》,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巨幅大画《池塘昨夜惊风雨》《争渡》等。作品远赴德国、日本、美国、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瑞士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并被相关机构收藏。曾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大型个人画展、联展。《美术》《中国书画》《江苏画刊》《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杂志曾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

他出版有《蔡寅坤画集》《蔡寅坤的画》《蔡寅坤大写意花鸟》《蔡寅坤花鸟精品集》《当代中国花鸟画坛10名家·蔡寅坤作品集》《走进野风堂——蔡寅坤艺术》《雨过野风堂——蔡寅坤大写意艺术》《荣宝斋画谱——蔡寅坤专卷》《先风——蔡寅坤专卷》《天府名家——中国四川天府代表人物精品集蔡寅坤卷》《大匠之门——蔡寅坤大写意荷花专集》《观世、书意、喊荷——蔡寅坤艺木专集》《自在——蔡寅坤艺术》《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作品集——蔡寅坤卷》《乐在心中——蔡寅坤艺术鉴赏雅集》等多部绘画遴选和评论专集。

蔡寅坤大写意艺术对这个时代的意义

文/康征

与寅坤兄相识多年,虽然他的大写意绘画已在当今中国艺术界享有盛誉,但他的创作新意依然没有丝毫懈怠。去年《蔡寅坤艺术—— 观世、书意、喊荷》三册套装集出版,我已经细致拜读。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又将出版《自在·蔡寅坤书画艺术》集。这让我很好奇:他还能有什么新花样?读完新画册初稿,他的作品让我再次感到震撼。蔡寅坤是一个善于制造惊喜、创作力惊人的人。每隔一个阶段,总有新的作品出现。他旺盛的创造力伴随着他的激情,淋漓尽致地在宣纸上挥洒时代的旋律和自我的豪迈情怀。这是我们蓬勃的大国精神赋予他的大写意绘画艺术的灵魂。我由衷地赞美这样的艺术。  

蔡寅坤是一位对艺术有畏惧心和担当精神的画家。他崇拜传统,并且尊重传统,他的画有着深厚的书法基础,尤其是对魏碑和摩崖碑刻深有研究。骨子里,他崇尚一种艺术的正大气象。作为回族,他也非常喜欢本民族的艺术。他绘画中那圣洁的蓝色折射着穆斯林的民族个性。这都是他大写意艺术精神的根性。

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又激励着他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参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他的绘画无不洋溢着对时代的讴歌,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和一个画家的责任感。《自在·蔡寅坤书画艺术》里的作品是他艺术成就的概括和总结,几乎囊括了他花鸟、山水、人物、书法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和去年《蔡寅坤艺术—— 观世、书意、喊荷》三册套装集的那批作品相比,在艺术境界上又有升华。这是他对以往艺术理念和实践挑战的结果,他在否定自己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在画面气象上,他增加了很多的艺术细节,苍茫中展示出沉凝,浑厚中兼有旖旎,他的笔墨语言更加成熟了。寅坤擅画荷,作品中部分荷花作品也大有姿态,和前期我所看到的他的荷花大有变革,大有新意,大有创造力。色彩更加纯粹,否定了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在大写意这个范畴里,擅于画巨幅作品的人不算少,但是能把巨幅作品画轻松的不多见。从根本上说,蔡寅坤面对的不仅仅是画幅的大小,在他的笔下,小品有大气势,巨幅作品也有精微处,画面都充满了哲思之美。

这都是他对绘画格局的高度驾驭。他的作品向来不表现“踏雪寻梅”“坐看云起”等自我安慰的小情调。他力争在笔墨和纯色调的交融、抗争和挣扎中扪摸这个辉煌时代的脉搏,因此,即使在他的小品画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精神和力量的冲腾。

新书《自在·蔡寅坤书画艺术》这本画集中,我还集中看到了他的书法作品。据我了解,他学习书法的时间比绘画还要早。我甚至以为他的书法艺术境界是他艺术世界的一个制高点。他致力于书法研究几乎半个世纪,从“遵纪守法”到“以身试法”终于到了“无法无天”的艺术境界。他的人格、品质、精神和善良都物化在他的书画艺术里了。

蔡寅坤是中国当代具有建树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他的艺术绝对不是属于个人和区域的,而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这是蔡寅坤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也是大写意花鸟画艺术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

《自在·蔡寅坤书画艺术》的出版,将让中国艺术界再次看到蔡寅坤书画艺术的全新探索的学术尝试,让我们共同期待和祝贺吧。  

2022年7月3日夜于北京

《画院对话》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蔡寅坤访谈录

采访时间:2019年9月16日

采访地点:蔡寅坤艺术领地•野风堂

采访人:孙晓伟

文字整理:柯云月  孙晓伟


孙晓伟:在大写意花鸟画领域,你的研究方向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探索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究其原因,你的书法在大写意花鸟画创作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我们的谈话就从中国书法开始吧。

蔡寅坤:从书学历程和书风嬗变来看,我幼年拜的第一个老师是四川老书法家童韵樵先生,他擅写“核桃体”;第二位是四川欧体大家王砥如老先生;第三位是带我走上绘画艺术之路的恩师余兴公先生。 我随三位先生主攻楷书、颜体、柳体、欧体和《龙门二十品》,同时研习明清诸家碑帖和近百年书画大家的书法。后拜张大千先生的弟子赵蕴玉先生为师主攻荷花,并受其书法影响逐渐形成现今的风格。换句话来说,转益多师后的融会贯通便是我书法风格形成和书法美学流变的重要基础。

FYX_6841画案.jpg

畫案

微信图片_20250706084001.jpg

孙晓伟:你青少年时代曾经历过艰辛的生活,小小的年纪就到青海谋生。在这样的条件下,你又是如何学习书法和绘画的呢?

蔡寅坤:我从小就喜欢绘画,习练书法,我是先学书法后学绘画的,无论生活如何艰苦,我从未放弃,始终坚持以“书画并举、文墨双修”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了我的生活与工作之中。

5M2A1968.jpg

02c3204b01ebb9c0a734e9b5624c50f.jpg

孙晓伟:你学习书法和绘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蔡寅坤:大约六岁,刚开始我不懂得书法,但我想学它,苦于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我苦苦地寻找师缘。在这里我想提一下家族的感情,我绘画启蒙和我的姐夫是分不开的,他给了我很多支持,如果没有他,我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艺术,也许是与生俱来的缘分,也许是那么一点天赋,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凭借着真主赐我的智慧和生活的激励一路苦苦走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师生之缘,自从我拜师在兴公门下,余兴公老师就给我很大的鼓励,他说我很有画画天赋,并问我,“你喜欢四川哪位画家的画”,我一口气说出我最喜欢的是赵蕴玉老师,赵先生学养极高,在他笔下,山水、花鸟、人物、飞禽、走兽、诗词、书法无所不能。经过兴公老师引荐,我在赵老师门下正式开启了绘画之路。

喜见升卿183cm×86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jpg

喜见升卿183cm×86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

好音90cm×90cm纸本设色2024年作.jpg

好音90cm×90cm纸本设色2024年作

春池乐游138cm×70cm2022年.jpg

春池乐游138cm×70cm2022年

春风182cm×98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jpg

春风182cm×98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

春鸡唱晓 138cm×70cm 纸本设色 2022年.jpg

春鸡唱晓 138cm×7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春信183cm×97cm.jpg

春信183cm×97cm

孙晓伟:您一直深耕大写意绘画领域,您觉得大写意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未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蔡寅坤: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还是应该在历史贯通的回顾中,从其客观存在的文化背景、哲学意涵、美学价值这三个方面来谈,这样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大写意绘画在复杂的历史层位关系中的逻辑演变和发展轨迹。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绘画的统称就是写意画。就算是工笔画,也是用手用心一笔笔地把对象写出来的。从五代的黄荃和徐熙开始,我们中国画的色彩和线条实际都是以书写的形式晕染和勾勒的。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就是“意”,从工笔到小写,从小写到中写,从中写到大写,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大写意可以让人做到独自忘我的境界,前提是需要你的胸襟要打开,需要你融入到一个大的生活群体中去,然后去体会“意”。对我来讲中国绘画的“意”和书法有很大的关系。书法我们讲的是行、楷、隶、篆、草,这里面有一个“草”字。“草”字在大写意绘画里非常重要,你要以草书的形式去书写大写意的那份感情,以草书入画,体现大写意绘画的独特的造型观和美学观。大写意绘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在有形当中去感知无形,从无形当中去追逐一个符号。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意”字构造方式为会意,从心从音,上面是音乐的“音”字,下面是心脏的“心”字,这就告诉我们要通过生活、人脉、文学等不同的修养来潜移艺术之变,并将内心迸发出的那份感情的声音,来催化画外之意,这就是“意”的内涵。所以大写意绘画需要有 “意”之外的修养。这个修养,鲜明而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修心。心在哪里呢?心就是人品,因为画如其人。人品就是本能、本质、本心、本涵、本意、本真,从本意当中可以归还本真。无论是生活当中对人和对生活,还是读书,都要在“真”上下功夫。这个就是修心,用心来迸发人的真情,即人的本质。二是修“学”。这很重要。“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在包罗万象之后、之外,要出现学问修养的灵性、灵思、灵动、灵妙,灵情、灵真,现在又出现一个灵真。灵真就是本性的学养。不是说画家书读得多,他就画得好,画家读了书以后,这个书你要善于用,你要用在你的绘画创作当中来,还须要一个运用创作的过程,这个就是修学。三是修“功”。从我多年的绘画经历中总结出一点就是“一定要多画多思”。我从“青藤”的荷花到“八大山人”的荷花、石涛的荷花、吴昌硕的荷花、齐白石的荷花、张大千的荷花、潘天寿的荷花、石鲁的荷花、陈子庄的荷花、崔子范的荷花、黄永玉的荷花等历代大家的荷花中,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于绘画的真情。这些大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他们都“修”出了自己的符号,而这是在修心当中得到的画外之功。只有多画才能通过你的内涵、人品、修养,爆发那份感情,我潜心观察生活中的荷塘,认真研习荷花秆不同的穿插,研习花瓣、莲篷和叶的不同造型,去追求自己的荷花的面貌。崔子范先生的莲蓬让我觉得很特殊。他的荷花来源于哪儿呢?来源于齐白石。我很认真地研究齐白石和崔子范的莲蓬来源于生活中又是怎么创作的,他们在大写意当中,画莲蓬较多一些,画得特别的独到,在大写意画中特别的醒目。我要在他们的基础上形成我自己的“莲蓬”,这个就需要修功,就是要你多去思,多去画。只有你多去画,你才会顿悟,找到属于自己的“莲蓬”。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尝试探索,多学习多钻研,在这个基础上去体会传统,再去传承,最后变成自己的符号,这个就是修功。修功必须用心,心要在里面,才能修而有功。我们以太极大师做一个比喻,你光想不做,如何修功呢?心和行相统一,功才能天人合一,是不是?绘画也是如此,不仅是从人力、从生活到文学等修养,都是从“意”当中去综合,再爆发出来你自己的艺术符号,你自己的独特风韵,这就是大写意绘画。我认为修心、修学、修功在大写意绘画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我刚才归结的“意”修养的三个方面再作进一步阐述,我认为,这个“意”的内涵理应还包含四层意思:一是坚定文化信仰,以“意”为“修行”者,须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二是高扬人文精神,以“意”为“心境”者,须寓境于形,陶冶性情;三是注重书写法则,以“意”为“法度”者,须顺势而为,循理而生;四是强调融会贯通,以“变”为“会通”者,须智识通变,适时变通。对这四层意思的表述,从形式上说,它呈现出人文美学的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审美要求,能激发审美创变;从内容上说,它是我对生活美学情感属性的主观化、形象化表现,也是我艰辛的生活和美好的憧憬二者交织中审美认识和审美经验的辩证思考和艺术总结。

5d954e0950051d77b7b16d5d23b2d49.jpg

9be6115908ef5cb7ab91ec4dad6d37b.jpg

24248e2dacfdb4d9d963f13a91f3930.jpg

e9a8c45da1601b5e4e0505233b8407a.jpg

《喊荷》創作現場

喊荷193cm×1158cm纸本设色2021年蔡寅坤作1.jpg

喊荷193cm×1158cm纸本设色2021年蔡寅坤作

0肖像FYX_6442.JPG

红荷69cm×93cm.jpg

红荷69cm×93cm

红云140cm×68cm2022年.jpg

红云140cm×68cm2022年

六色芙蕖139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jpg

六色芙蕖139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

一色藕花三十里180cm×98cm.jpg

一色藕花三十里180cm×98cm

月白淡芙蓉183cm×98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jpg

月白淡芙蓉183cm×98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

孙晓伟:中国画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抒发,它是中国本土艺术的精神之所在,面对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画的人文精神的发展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努力?

蔡寅坤:作为一位绘画工作者,我认为中国绘画不管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未来,画家都是在笔铸中去产生民族人文精神。中国绘画的人文精神就是将中国文学的那份修养爆发出来。在画桂湖这张画时,我有一个体会,因为画的是绿道,所以这张画我要的是景。何为景?景在哪里?如果用我以往的方式来表现荷花我就不要景,只要“意”。实际上我的画处处都是意外的景,但这张画需要特别强调它的景,但是如果我故意刻画就没有意思了。我不愿意用很大的功力去完善一个只是稍微漂亮的作品,这不是我的个性。过去有些人建议我批量作画先解决温饱,我坚决不同意,我一定要坚持我自己的路线。我认为人这一生就是坚持,坚持了,有可能就有希望。如果不坚持,左右摇摆,最后就会失去方向。这么多年我在绘画中一直坚持自己,绝对不画次画。当我画绿道——桂湖时,我去写生了很多次,也拍了很多照片回来研究。在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后,我突然对怎么画桂湖有了想法。其实桂湖的莲塘跟很多莲塘是很相似的,但桂湖莲塘的两个亭子是非常有特点的。亭子、假山、莲塘连在一起,背后是高高的柳树,画面非常美。这次的绘画为了寻找主题点,我画了很多草图,可能多加了一组柳枝等等。但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让人感觉是画蛇添足。因为在我看来,这不是表现桂湖,而需要有一个主观思想,画面要有重点。它是景,所以很从容地完成景中有意的桂湖了。


孙晓伟:艺术家应该回归大自然?

蔡寅坤:这是肯定的,这次画绿道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平时走的路上多了风景,这种感觉特别唯美。所以我觉得建设绿道这个事情政府做得特别好,实际上这是政府在和老百姓之间对话,政府给老百姓做实事,修绿道就相当于把一些“多余”的空间,不能成正比的空间做成“文玩”了,让老百姓有“读”的了,有看的了,有行步耍的了。这就是我理解的绿道建设的意义。但我相信很多人想不到成都的绿道将小区和花园直接连在了一起,那么城市和公园也就联系到了一起。这对艺术家创作很有益处,环境的改变会让你身心舒畅。整个城市都是你自己的家,走到任何地方都有歇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修心,这点做得太好了。你不要小看绿道似乎是“边角余料”做的,它对老百姓的益处绝对不亚于府南河、高架桥,它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是城市文明建设升级的见证。城市的花园变大了,多出去走一走,思维能力、运动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现在你随便去成都市哪个地方都有绿道,你开着车看到前面有一个绿道,有人骑自行车有人跑步,这个画面非常美。我们绘画就需要这一点点的唯美,画家一定要在唯美的基础当中去下功夫。大写意绘画也是一样的,如果光有粗犷的一笔,没有唯美,没有哲思细腻的表达,就不是一张好画。城市就相当于是一幅大写意,一张构成作品,它有大美的一面。你生活在这个城市,你就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文化。绘画要的是意境,绘画的意境是在画外功当中出现的,只有在学习中去不断体悟,在生活当中去不断感悟,才可能有绘画创作的源泉,写生不是为了写生而写生,回来要加工创作,现在有个别的写生实际是做了一个“表演”,很多画家写生之后并没有去创作,写了生就把画丢在一旁了。平心而论,当下艺术创作中这种写生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但我们转换下视觉进行观察,从新中国70年的美术发展史来看,我们国家一大批画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掀起了一股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系列化写生活动。例如20世纪60年代 “新金陵画派”的“二万三千里”写生壮举,傅抱石、钱松嵒、魏紫熙、宋文治等不仅将传统笔墨与自然造化紧密地熔铸在一起,而且更为他们发掘出新的笔墨语言和新时代的思想转变带来了契机。如果将他们的写生作品进行排比,不难看出他们的写生的严谨性和艺术性,他们的写生与创作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


孙晓伟:刚才提到了绿道,你觉得成都建设国家生态城市,绿道的建设对你的生活有哪些改变?环境的改变对你的创作有没有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蔡寅坤:你问得非常好。刚才说了唯美,其实唯美就是生活,就是你的心里甜了。你心甜了思路就宽了,想法就多了,自然对创作是有好处的。首先从健康上讲,城市变美,深入生活,用画笔描绘时代城市新变化,都益健康长寿。作为城市里的一员,我们都需要健康快乐,我觉得这个就是绿道带给我的第一感受。现在成都政府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绿道,较之以前而言,街道、河渠、公园、城市都变得更美,让人心胸自然就舒畅了。街道变得那么美,人自然就想出去多走走了。这就是刚才我跟你讲的,生活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升对艺术家的影响,当你的思路宽了以后,你会跳脱出自己的局限,你的创作才会走上另一个台阶。(全文完)

作品欣賞

端午佳品140cm×70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jpg

端午佳品140cm×70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

多寿141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jpg

多寿141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

荷花深处138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jpg

荷花深处138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

鹤鸣东方248cm×124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1.jpg

鹤鸣东方248cm×124cm纸本设色2024年蔡寅坤作

吉庆春晖180cm×90cm2023年.jpg

吉庆春晖180cm×90cm2023年

君子万年福绿宜之139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jpg

君子万年福绿宜之139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

林枫欲老柿将熟138cm×70cm2022年.jpg

林枫欲老柿将熟138cm×70cm2022年

野风清香 138cm×70cm 纸本设色 2022年.jpg

野风清香 138cm×7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夜勤138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jpg

夜勤138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

依样69cm×69cm.jpg

依样69cm×69cm

迎春故早发138cm×70cm纸本设色2022年.jpg

迎春故早发138cm×70cm纸本设色2022